4月9日晚,新疆政法学院二号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内掌声雷动,第10期兵团魂育人大讲堂在这里隆重举行。兵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传承兵团精神“五老”工作室领衔人吴新平教授受邀作专题讲座,校党委书记、校长陈旭东主持活动。全体在家校领导及全校师生代表共聚一堂,在兵团精神的浸润中接受思想洗礼,凝聚奋进力量。
“70年前,兵团战士在‘三不争’原则下挺进沙漠边缘,用青春和热血将荒漠变为绿洲。”吴新平教授以《传承兵团精神,立志做爱国爱疆担当奉献新时代好青年》为题,用一段段珍贵历史影像拉开讲座序幕。从兵团博物馆珍藏的闯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进驻和田的兵团战士老照片到有两百多块补丁的旧棉袄,从军垦先辈战天斗地开发南疆的壮歌到现代机械化农场的奇迹,吴教授用鲜活史料串联起兵团精神的时空坐标。
兵团精神是流淌在兵团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吴新平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指示,系统阐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深刻内涵。她特别指出,兵团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激励青年在新时代建功立业的精神灯塔。
青春对话启迪担当
“当我在边境团场调研时,看到大量优秀毕业生放弃城市工作,扎根基层连队推广智慧农业,这就是兵团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吴新平通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重视培养青年工作”“传承兵团精神,必须认识兵团精神”“传承兵团精神,立志做爱国爱疆担当奉献新时代好青年”三个篇章,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享深度融合。她结合自身40余年兵团工作经历,用石河子大学农学系11级毕业生关虎塔里木大学优秀校友王军扬“和夏阿瓦提镇党委副书记范晓康”等真实故事,展现了兵团精神在青年群体中的赓续传承。
奋进号角响彻边疆
陈旭东在总结中强调,兵团精神不仅是历史教科书,更是行动指南。全校师生要将“兵团魂”融入血脉,把论文写在边疆大地上,以爱国之心筑牢信仰根基,以担当之责践行初心使命,以奉献之情书写青春华章,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交出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活动现场,师生们深受触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王永利表示,作为兵团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当好兵团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024级司法鉴定学学生靳子恒激动地说:先辈们用青春换绿洲,我们要用法治守边疆,这就是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本期大讲堂虽已落幕,但兵团精神的火种已在青年心中点燃,正如校园盛开的海棠花,在春风中绽放着传承与创新的生机。新疆政法学院将持续深化“兵团魂”育人品牌建设,引导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中书写青春华章。
审核:万朝林 钱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