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魂”育人大讲堂】弘扬卫士精神 彰显卫士风采

作者:日期:2024-11-24 09:21:05点击:23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兵团精神的重要论述,更好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迎接兵团成立70周年,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马军武同志为我们作题为《弘扬卫士精神 彰显卫士风采》的专题讲座。校党委书记、校长陈旭东,党委副书记魏建华、纪委书记王小强、副校长祁欢、校长助理向前,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在主会场参加。副校长万朝林主持。

马军武同志是第十师北屯市一八五团护边员,从1988年起,年仅19岁的马军武接了父辈的班,驻守在荒无人烟的中哈界河——阿拉克别克河畔,三十多年如一日,以哨所为家,和他的妻子张正美同志一起风雨无阻地在2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巡边、守水、护林,而他们所在的哨所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所”。近年来,马军武先后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卫国戍边英模、全国民兵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在2014年4月29日,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由衷称赞。

马军武同志用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为我们分享了他30多年来巡边守水护林的故事,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片广袤而神圣的边境之地,一同感受着护边卫士们的坚守与奉献。“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羊牛。”这首耳熟能详的歌谣,不仅是对戍边人守土卫国生活的生动写照,更是对兵团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兵团精神的有力诠释。



“‘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经过1988年此次抗洪守土保卫战,让我对这4句话彰显出的兵团精神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马军武深情地说道。“龙口屡次出现险情,都被我和正美第一时间发现,在团民兵连的封堵下,化解险情。这些年我们一共排除大小险情15次,筛查并消除隐性险情6次。”当问及是什么力量支撑着36年如一日的护边守土时,他说:“我一直记着当年团领导对我的叮嘱守住了龙口就守住了界河守住了界河就守住了国土。30多年来我一直明白自己身上的重任我是在为祖国守卫国土。

他分享了夏天忍受小咬的苦不堪言;分享了零下30多度冒雪巡逻的艰辛;分享了看到妻子对漂亮衣裳渴望眼神时内心的亏欠;分享了儿子高烧妻子冒雪赶赴20多公里外团场医院治疗的亏欠。他说道:“这些年我们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可我知道我只是无数兵团军垦人的一个代表很多很多同志做得更好今后我一定会不辜负这份荣誉在祖国的西北边境线上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守护最神圣的国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我时我表态说的那句话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

万朝林在讲话中指出,在祖国边境线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像马军武一样默默无闻的护边员,在平凡的工作中践行着“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的忠诚誓言。新疆政法学院作为兵团的第三所高校,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为兵团、新疆乃至国家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扎根新疆基层的法治人才、民族团结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职责使命。希望全体师生能从今天马军武同志精彩的专题讲座中深刻领悟兵团精神的丰富内涵,以护边员们为榜样,树立扎根基层、奉献边疆的远大志向,不畏艰难,砥砺奋斗,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起建设新疆、服务兵团重任的专业人才。




供稿:党委宣传部
拍摄: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梁春生
编辑:谢子良
校对:安婷婷   王   敏
审核:万朝林   解   琼



写留言
留言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