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应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因此,按照市场经济精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更加重要的时代需求。
4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原院长、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院长孔祥俊应邀为我校师生线上作“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专题讲座。参加此次讲座的有校领导班子成员、各二级院(部)负责人、全体教师和学生。
副院长马召伟主持讲座
本次讲座由新疆政法学院副院长马召伟教授主持。他表示,学校广泛邀请国内高校、实务部门知名学者、专家和干部举办“依法治疆周末大讲堂”系列讲座是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依法治疆是基础和前提,起着引领和保障作用,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
马召伟讲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依照国家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在“十四五”规划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正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发展的刚需和标配,也成为各国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的关键力量。马院长同时还隆重介绍了孔祥俊教授。
孔祥俊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和竞争法。孔教授曾经获评“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中宣部“文化名家”;多次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知识产权人物”,入选“2018年知识产权年度影响力人物”;兼任中国市场监督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出版独著专著40余部。
作为长期从事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的知名学者,孔教授从知识产权的定义入手,以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开启讲座。首先,孔教授从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性,结合我国立法沿袭对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概况做了简要介绍。其次,孔教授通过介绍大量案例,为同学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知识产权在实践中的保护:例如“潼关肉夹馍”、“青花椒”等“碰瓷式维权”案、“葵花宝典”案、“红牛系列商标权属争议”案等商标权保护和侵权救济的案例;通过“华为诉IDC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案、标准必要专利平行诉讼引发的各国禁诉令、禁执令的实施,解析知识产权保护与竞争法的关系;结合大数据、元宇宙、电子游戏等新型领域解析著作权保护的实务方向。然后,关于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孔教授结合后工业化时代下知识产权规则的国际化、WTO框架下TRIPS协定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标准的提高,以及美国试图通过比TRIPS协议执法标准和保护标准更高的《反假冒协定》(ACTA)和《环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给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提出更高要求。最后,孔教授通过对知识产权基本特性的进一步阐释,分析了我国在当前国际态势下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与司法层面所需要关注的重点,既要把握知识产权高质量的发展,也要警惕知识产权的“泡沫性”。
新政学子认真聆听
马召伟在总结发言中讲到,孔教授的讲座既有深刻的学理性剖析,又有丰富的知识产权实践案例;既有国际层面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趋势的介绍,又立足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孔祥俊教授对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及行政体制运行机制的充分了解和他极其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使我们深受启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同时,对知识产权进行国际保护,是知识和技术交流日趋国际化的客观需要,对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话语权有着重要意义。
孔祥俊教授的讲座引起师生们的纷纷热议。大家表示,知识产权代表着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保护了权利人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智力成果,更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我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在新发展阶段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我们作为政法学院的师生,不仅要了解各类知识产权的特征、熟悉实务案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还要加强对国际条约的学习,了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前沿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实现从“多”到“优”、从“大”到“强”的转变,为全面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